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加大投入 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发言材料之六)

发布日期:2020-01-20 08:54 作者:致公党蚌埠市委  阅读: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总体投入不足,“入好园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家长们为了能把孩子送进优质公办幼儿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真正意义的公办园总量不足。以市区为例,2019年公办园名义上是66所,但实际有组织机构代码和编制的,仅有蚌山幼儿园、市直机关一幼、二幼等8所老园,且基础设施老化,规模偏小,招生少,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从统计数据看,全市能进入真正公办幼儿园的幼儿占比偏少,大多在民办园,甚至还有近2万名幼儿在A、B等类看护点,未能享受较为正规的学前教育,公办学前教育供给不足长期困扰我市学前教育发展。

二、缺编问题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稳定性不高。从入编情况看,市区公办园可用编制367名,实际使用173名,编制使用率为47.14%。淮上区、经开区和高新区有公办园33个,在编人员分别为5人、4人和0人,无编、少编现象普遍存在。因公办园收费标准低,受经费限制,自聘教师多,工资较低。民办园虽然收费标准高于公办园,但自聘教师工资一般都是比照公办园标准,导致我市学前教育教师收入整体偏低。从平均月收入看,比重最大的自聘教师大多是2000元上下,加上家长要求高,压力大,职业忠诚度低,幼师普遍流动性大,职称、薪资待遇等保障力度薄弱,对幼师职业生涯规划不够,使部分优秀幼师流向小学教育,师资力量难以保障。

三、幼儿园发展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园区建设、师资培训、日常开支等方面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培训为例,我市幼师省培参训率普遍在10%以下;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经开区和高新区公办幼儿园国培参训率分别为5%、2.13%、6%、12%、1%、1%。民办普惠幼儿园省培参训率除龙子湖区为4%,经开区为6%,高新区为1%,其他区均为0;民办普惠幼儿园国培参训率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经开区和高新区分别为9%、3.45%、10%、10%、1%、1%。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科学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促进教育公平。尽快编制适合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形成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公共政策。根据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层次差异,统筹安排,适当留白,为幼儿园预留好发展空间。适当提升公办园比例,采取限价、每年按比例提高生均补助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公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良性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应入尽入。

二、解决长期困扰公办园发展的“身份”问题,提升师资待遇和培训力度。完善发展机制,切实解决公办园办证难问题,让公办园真正姓“公”。加大调剂力度,合理增加幼师编制,并通过区聘校用等灵活方式,强化对幼儿园教师薪资、养老、医疗、社保方面的待遇保障,为稳定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提升师资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加大国培、省培覆盖面,积极构建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基层、分层推进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完善学前教育职称评聘标准,畅通职称评聘通道,加大高级职称比例,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三、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加大幼儿园资金投入,改善公办老园办园环境,提升幼儿园户外活动面积,为学前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预留空间。注重幼儿能力开发,保障幼儿园教学教具的科学配备。通过园本课程开发、科学化的家校合作等形式提升办园特色,推广优秀幼儿园在办园管理、资金使用、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亮点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升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规范生均经费使用范围,完善幼儿园办园年审和质量考评机制,制定奖补政策,综合运用审计、年审、专项监督等多种手段,实行主动退出、强制退出、末位淘汰退出等机制,促进办园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