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5-03-05 16:52  阅读: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一、2024年工作情况

根据政协组织性质特点和政协文史委的职责,蚌埠市政协文史委主要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承担文史资料的编撰工作,以此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二是围绕文化文史工作开展专题考察、调研,以调研报告或提案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编撰《老蚌埠记忆——文化篇》

编撰文史资料,被列入市政协年度重点工作,是由文史委具体负责承担的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文史委自2022年起,启动编撰《老蚌埠记忆》系列,目的就是把蚌埠曾经在各有关领域创造的辉煌历史、其中所体现的老蚌埠人的精神风采,通过访谈形式,侧重以普通人的感人事加以呈现,以此记录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讴歌那个年代的蚌埠人精神,教育激励后来人向前辈学习,为建设现代化美好蚌埠而不懈奋斗。这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的文化篇是继2022年工业篇、2023年商贸篇之后的第三部。

此项工作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从编撰选题的确定,到书稿架构、编撰内容,都亲自关心过问,予以把关指导。分管副主席全程参与、具体指导。其他各位副主席和秘书长对编撰选题、书稿内容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谋划启动早。文化篇谋划于2023年末。文史委提出了初步编撰意见后,书面征求市政协各位领导、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召开会议征求各方意见。后报请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审定。选题确定后,于年初着手编撰文化篇。

三是精心遴选编采人员。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济济、联系广泛的优势,在去年基础上对编采人员队伍进行了充实调整,从政协委员中遴选了若干同志加入,其中,将对三县文化比较熟悉的、文字能力强的三县的有关同志吸纳进编采队伍。

四是编撰工作历时整整一年,付出艰苦努力。年初,文史委就多次召开有关县区、部门及有关委员、编采人员参加的会议,共商研究具体编撰内容。就内容而言,相较于“工业篇”和“商贸篇”,文化篇的一大特色,是涵盖了三县的代表性、特色性文化。包括怀远的荆涂文化、固镇的垓下文化、五河的五河民歌等,弥补了以往只写市区不及三县的缺憾。

编撰过程中,注意加强市、县政协的联动。从人员充实,到具体采访采风,有关工作都紧紧依靠三县政协予以配合支持。

编写过程中,像往年一样,承担具体采访撰稿的同志,不辞劳苦,反复多次联系寻找受访人,采访采风、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他们做了大量的采访笔记,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甚至挑灯夜战,认真整理笔记、撰写文稿,并一遍遍修改完善。

期间,根据进度,文史委召开十余次编撰会议,对文稿进行讨论修改。文史委的同志还随时随地为编采人员的采访工作提供保障服务,包括帮助联系找寻受采访人、协调查阅档案材料等。

文化篇共计编撰18篇文稿。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也有禹墟、双墩遗址、垓下古战场、京京古道、顺河老街、怀远古建筑及文化遗迹,还有珍珠、玉器、微雕,以及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书城书店、电影院等。

(二)开展文化文史专题调研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文史委先后围绕“禹墟遗址建设、弘扬大禹文化”和花鼓灯传承基地建设,组织部分委员开展专题调研。

此外,文史委还具体承担了“蚌埠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工作。自5月份起,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先后深入我市龙子湖、蚌山、淮上三区的北工地、玉器博览城、中华玉博园三个玉器专业市场,考察调研,走访座谈,并赴河南南阳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文史委具体负责人员组织、联系对接、报告撰写等工作。调研报告,几经修改,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审核把关后报送市委。

另外,自4月份起,按照省政协的要求,在省政协的指导下,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文史委还对古民居博览园的建设工作跟踪了解。此外,还开展了其他一些工作,比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组织文史界别委员开展学习读书活动,走访慰问文史委界别委员,走访文史界别的委员企业,做好文史委界别委员服务等。

二、2025年工作打算

1.加强文史委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作用,认真组织文史界别的委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2.继续编撰文史资料《老蚌埠记忆》。2025年编撰教育篇。

3.开展两个协商议题。开展“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协商议题,开展“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议题,组织有关部门、部分委员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成果。

4.继续做好文史界别委员的联系服务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参观、交流等活动。

5.认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完成任务。

6.完成市政协安排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