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市政协党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其他委室及广大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立足政协职能和经济专委会定位,锚定年度目标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主动招商引资,圆满完成“三个一”和招商引资工作,并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把牢政治方向
市政协经济委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5个重点学”,进一步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是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四是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五是重点学习政策和参政议政的业务知识。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积极参加各种报告会、学习会,认真学习指定书目以及“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规定课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成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二)落实“三个一”,发挥协商作用
一是抓好重点协商议题。市政协经济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要产业,组织委员开展调研,掌握一手材料,认真分析我市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实际,走访调研了9个工业园区37家企业,考察了省内外8个产业园区和25家企业,同时,学习借鉴了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市政协研究室、市发改委、民革蚌埠市委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关于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的建议》,并得到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是抓好对口协商议题。市政协经济委围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课题,主动与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
三是抓好民主监督议题。市政协经济委紧紧围绕“推动我市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课题,会同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和市政协委员,开展监督性视察,提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关于推动我市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传感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发挥委员作用,大力招商引资
一是抓好政策宣传。市政协经济委充分利用多种平台渠道,广泛宣传招商引资重要性,在委员中宣介招商引资政策,介绍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的经济规律和内在逻辑关系,组织委员参与招商引资专题培训。
二是抓好走访动员。市政协经济委利用各种调研活动和对外交流的机会,组织委员企业家与省内外的政协经济委和工业园区、企业对接,积极为我市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对接合作牵线搭桥,根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捕捉招商引资信息。如,在经济委的交流对接中,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科大、合工大及吉利、奇瑞等汽车企业对接上,并形成了合作意向协议。
三是紧盯招商信息。瞄准产业上下游企业的需求,捕捉招商引资信息,盯紧招商信息不放,大力推进,力求落地见效。2024年,市政协经济委共提供招商引资有效线索7个,全年共签约4个项目,总额达10亿元,为全市招商引资做出了应有贡献。
(四)主动协调联系,力推蚌埠发展
一是建立联系机制。加强内外广泛联系,市政协经济委采取“四个加强联系”做法。一是加强与县区政协经济委的联系,建立联系网络和台帐,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加强与委员之间的联系,实现集思广益;三是加强与外市政协经济委的联系,实现资源互通有无;四是加强与省政协经济委的联系,实现及时接受指导。通过“四个加强联系”搭建了平台,建立了机制。
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市政协经济委充分利用联系机制加强与省内外城市经济委的走访互动,学习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促进本地企业与长三角城市企业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捕捉到了各类合作信息50多条,为更好地开展对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合作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是借力宣传蚌埠。市政协经济委紧紧围绕省政协向各市政协征集协商课题的难得机遇,瞄准全省前瞻性战略布局,充分体现蚌埠特色,开展调研,着力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力求提供可供参考的预见性调研报告。2024年7月,在未来产业中的商业航空航天领域产业,瞄准全省唯一的商业航空航天产业园——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开展深度调研,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我省商业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建议》在全省政协会议上作专题发言,产生了积极反响,也为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和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五)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履职质效
一是深入烟厂调研,探求发展路径。市政协经济委组织委员考察调研产能和销售等情况,探索如何促进发展,委员们提出了较好意见建议,形成了共识。
二是深入商贸交流,寻找物流症结。围绕商贸物流产业,市政协经济委主动与市商外局合作,组织全市商贸物流企业进行座谈交流,探讨如何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促进我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委员们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深受企业欢迎。
三是深入新奥座谈调研。新奥燃汽集团是我市重要的能源企业。带着问题,组织委员深入新奥集团,经过调研,掌握了情况,主动向省政协反映问题,得到企业点赞。
四是深入委员走访,发挥委员作用。市政协经济委组织委员以委员活动和小组活动为重点,开展深入园区、企业和委员活动,以“听民声、察民情、诉民意、解民忧”为重点,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一手情况,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帮助委员企业协调解决贷款,为委员企业在全国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委员作用,市政协经济委委员2024年捐赠15万元人民币帮助了30位困难家庭和大学生,得到社会好评。
五是承接包保企业,帮助排忧解难。市政协经济委主动深入城市药业等4家市政协领导包保企业,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充实博士后队伍,主动联系省审评中心,与蚌埠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对接,协调淮上区发改委、科技局等解决企业存在困难,促进企业发展。
六是参与重点工作,督办重点项目。根据市委目标考核办要求,经济委牵头督查3县6区21个重点项目,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起草了《督查专报》上报市政府。
存在不足:围绕市委重大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深度调研不足;协商式监督创新举措不够,转化成效不够显著;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活动和载体不够丰富。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二)围绕市政协“三个一”要求,开展好调研活动。
1.重点协商议题为加大科技创新赋能,加快打造人工智能新兴产业聚集地。
2.对口协商议题为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大力提升我市外贸出口量。
3.监督协商议题为关于超市和农贸市场周边临时滩点乱象问题整治情况。
(三)围绕参政议政要求,抓好提案工作。
(四)开展好调研活动,反映社情民意。
(五)加强对外沟通交流,抓好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