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蚌埠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五届
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
(2025年1月10日)
储昭节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十五届蚌埠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十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提案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以来,在中共蚌埠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积极通过提案参政履职,共提出提案406件。经审查,立案363件,立案率为89.41%。其中,集体提案127件,委员提案236件。立案提案交由55家单位办理,所有提案均已办复。其中,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建议已被采纳的324件,占89.26%;正在着手解决或已列入计划拟解决的37件,占10.19%;留作参考的4件,占1.1%。从提案人反馈意见看,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的362件,占99.72%;基本满意的1件,占0.28%。
(一)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01件,占比27.8%。关于推进我市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6件提案,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判吸纳,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加快推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委员们围绕“六共六互”甬蚌合作提出3件提案,有助于加强产业对接和合作园区建设,推动甬蚌合作深度融合、携手共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委员们围绕促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9件提案,针对性、实操性都很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民营经济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们提出了提升蚌埠农业品牌“聚合力”、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持续支持种业振兴,打造皖北种业强市;聚焦“畜头肉尾”,推进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我市肉牛产业发展等11件提案,建议具体精准,对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88件,占比51.79%。针对交通和道路建设等问题,委员们提出推广建设城市交通路口遮阳棚;加强慢行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完善东部公交线路建设;加快圈堤东路改造等13件提案,很多建议和措施得到承办部门采纳和落实。针对教育相关问题,委员们提出加强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等14件提案,得到了承办部门的积极回应。针对电动车事故多发的现状,委员们提出了增加停靠点加强对共享电动车管理、缓解我市共享电动车出行及停放等问题、解决电瓶车乱停乱放等6件提案,对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针对医疗卫生相关问题,委员们提出提升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统筹优化蚌埠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布局等13件提案,得到相关承办部门认可和采纳。
(三)文化建设方面提案57件,占比15.7%。针对打造大禹系列文化品牌和推进大禹文旅产品赋能研发、培育蚌埠文旅消费新业态2件提案,市文旅体局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与提案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争取资金5746万元,适度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农业,争创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提案办理效果良好。加大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等3件提案,提出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积极搭建平台,支持跨界合作等建议,对改善我市非遗保护传承,促进文化强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得到市文旅体局采纳。关于搭建蚌埠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保障体系的提案,分析了存在问题,并从筑牢“新支撑”、激发“新活力”、打造“新面貌”、探索“新路径”、营造“新环境”等方面为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14件,占比3.86%。我市“靓淮河”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美誉度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委员们持续关注“靓淮河”工程,提出了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描绘幸福蚌埠画卷、推动蚌埠从“跨河发展”到“拥河发展”、进一步做好蚌埠市靓淮河工程等4件提案,对改善淮河蚌埠段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关于深入挖掘气候资源价值助力蚌埠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市气象局和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体局等部门密切协作,以融入我市“靓淮河”工程为思路,谋划建设国家气象公园,积极开展“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品牌创建工作。
此外,部分委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基层综合执法,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予以整合,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等3件政治建设方面的提案,意见建议务实中肯,得到了相关部门认可。
二、踔厉奋发、务实笃行,提案工作展现新作为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把提案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树牢精品意识,提升“提”的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做到“引导培育”和“严格审查”相结合,不搞凡提必立。加强与委员的沟通联络和交流培训,开展委员走访活动,着力提升委员撰写提案的质量和水平,牢固树立质量导向和精品意识,积极倡导有提案意愿的委员每年集中精力提交1-2件高质量提案,努力实现提案从“多多益善”向“力塑精品”转变。2024年共提出提案406件,经审查立案363件,立案率为89.41%,同比下降25.58%,初步实现了提案总量有序下调、提案质量有效提升。围绕能否立案、由谁来办,市政协提案委组成联审专班,严格执行“三审立案制”。规范审查程序,提高审查质量,组织多轮分析研判,与党政部门反复沟通,加大并案力度,变“凡提必立”为“凡立必精”,提案所提问题采纳率再创新高。
(二)强化协商意识,提高“办”的水平
各承办单位普遍构建了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科室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必经环节,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贯彻到提案工作始终,注重通过电话联系、座谈调研、登门走访等方式,认真听取提案者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坚决做到“不协商不办理、边协商边办理”,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的362件,占99.72%,满意率再创新高。提案委积极搭建多层次制度化协商平台,丰富协商形式,组织开展对口协商、民主监督和调研座谈活动5次,形成政协信息专报2篇。
(三)注重示范引领,增强“督”的实效。
经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市政协各专委会民主推荐,遴选确定市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市委领导阅批重点提案、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重点提案和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共27件,由市级领导领衔督办、高位推动,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深入协商,全部按期办结,委员满意率100%。
民建市委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及5件协同提案,报请市委书记领衔督办。6月13日,召开市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动员会,就督办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印发《市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方案》,先后前往市高新区、经开区等县区开发区,并赴外地市学习考察,深入蚌埠凯盛等多家企业实地了解开发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运营存在的困难、人才需求状况等,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现场督办。10月15日,召开市委书记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专题协商会,会上黄晓武书记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挥改革牵引作用,把开发区打造成改革开放先行地;持续加大招引力度,把开发区打造成项目建设主阵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把开发区打造成新兴产业集聚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把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创业首选地,奋力推动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案督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树立鲜明导向,发挥“评”的作用
扎实开展提案“双向评议”工作,梳理安排14件提案和6家承办提案量较大的市直部门进行提案双评,通过口头评议和背靠背书面测评打分方式,评选出8件提案和4家承办单位直接定为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开展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和先进承办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再评定出14件提案为优秀提案、7家单位为先进承办单位、11名同志为先进承办个人,结合“双向评议”结果共同进行表彰,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助推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实现“双提升、双促进”。
扎实评选推荐有重要影响力的提案。为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根据省政协要求,提案委在市各民主党派推荐的13件重要影响力提案的基础上,筛选上报3件。10月16日,省政协最终公布41件75年来有重要影响力的提案,由我市政协先辈在皖北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号提案《淮河水利提案》成功入选。省政协要求我市根据1号提案背景、内容和影响上报交流材料,在市水利局、市委史志研究室大力支持配合下,经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提案委起草上报了《安徽1号提案 永绝淮河水患》的发言材料,在人民政协成立75年来安徽省政协具有重要影响力提案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此外,提案委根据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紧密结合我市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讨论,反复推敲,修订完善《蚌埠市政协提案工作规则》,经市政协十五届二十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为我市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过去一年的提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个别委员有“应付任务”的心态,调查研究不深入,提案质量不高;部分协办单位主动性不强,少数提案“主办”变成了“独办”;提案协商、监督的深度和力度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研究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三、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提案工作力求新突破
新的一年,市政协提案工作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高质量提案工作,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提案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对政协提案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提案工作政治属性,把准提案工作“方向盘”,把政治要求、政治标准、政治原则落实到提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汇聚各方智慧力量,通过提案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提案工作在专门协商机构中的重要作用。严把提案政治关,坚守政治原则、把牢政治方向、体现政治立场、展现政治担当,果断剔除政治上跑偏的提案。
(二)坚持提质增效,提高提案建言质量。筑牢精品意识,坚持“注重质量不比数量”,严把提案质量关、入口关、规范关和文字关,用严格的立案标准挤掉立案率虚高的水分,将立案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倡导“先调研后提提案、不调研慎提提案”,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对提交提案时同步提交调研报告的,在重点提案遴选和优秀提案评选时优先考虑;支持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委会,邀请智库专家参与提案调研,群策群力“把脉开方”,增强建言的“靶向性”,确保提案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益。
(三)坚持深度协商,增强提案办理质效。把协商民主贯穿提案办理全过程,常态化组织提案办理调研视察、座谈交流等活动,在协商办理中凝聚共识。探索开展同类提案集中协商,推动由“委员提、部门办”向“多方议、合力办”的协商方式转变。强化跟踪问效,扩大提案办理“回头看”覆盖率,持续放大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的榜样作用,推动将更多“有用之言”转化为“有益之事”,做到提案办一件、协商深一层、共识增一分、工作进一步。
(四)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提案服务水平。宣传落实好新修订的《蚌埠市政协提案工作规则》,健全完善重点提案遴选、办理协商、双向评议等机制,规范有序推进提案内容和办理情况公开。常态化组织提案工作学习研讨、业务培训和委员走访活动,持续提升委员提交高质量提案能力。进一步优化智慧政协平台操作系统,实现委员履职常态化、在线化、移动化、智能化。
各位委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蚌埠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锚定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认真履职,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蚌埠贡献智慧和力量!